<s id="jnnde"></s>
        <samp id="jnnde"></samp>
      1.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(胸痹)

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8-04-20 15:12:45 本文來源:石家莊市中醫(yī)院

        患者張某某,女,53歲,漢族,農(nóng)民,已婚。初診日期:2006年8月14日。

        主訴:胸悶,胸痛,勞累后加重1月,近期加重。

        現(xiàn)病史:近1月來無明顯原因出現(xiàn)胸悶,胸痛,勞累后加重,伴乏力,氣短,心下痞滿,飲食不消,上腹不適,燒心,頭暈。舌質(zhì)淡,苔白厚膩。脈沉緩。

        輔助檢查:查心電圖:胸導(dǎo)S-T壓低。

        病因病機分析:患者平素脾胃不好,時值長夏,濕氣較盛,人在氣交之中,更易感受濕邪而為病。濕為陰邪易阻滯氣機,使胸陽不展,故胸悶,胸痛。濕邪最易困阻脾胃,脾失健運,清氣不升,故勞累后加重,頭暈、氣短乏力。中焦升降失調(diào),故心下痞滿,飲食不消,上腹不適。濕郁作酸,故燒心。舌質(zhì)淡,苔白厚膩。脈沉緩,為濕邪阻滯氣機的表現(xiàn)。

        中醫(yī)診斷:胸痹。辨證:濕邪困阻,三焦不暢。

        西醫(yī)診斷:⑴冠心??;⑵勞累型心絞痛。

        治則治法:辛開苦降,宣暢氣機。

        方藥:三仁湯和枳術(shù)湯加減。杏仁10g,薏苡仁15g,白蔻仁10g,姜半夏10g,陳皮10g,茯苓15g,藿香g,厚樸10g,丹參15g,柴胡10g,枳實10g,白術(shù)10g。

        二診:2006年8月18日

        胸痛,胸悶,乏力,氣短,胸悶,飲食不消,上腹不適,燒心等癥減輕。舌苔薄白,脈細,失眠。心電圖示:大致正常,濕邪漸化,氣機宣暢。加炒棗仁15g,荷葉6g。

        三診:2006年8月23日

        未再胸痛,胸悶,飲食明顯改善。兩天前因受涼致腹痛。舌苔薄白,脈沉。濕邪漸化,氣機宣暢。因偶感寒涼,腹氣不暢。上方去炒棗仁,荷葉,加延胡索10g,川楝子6g。

        四診:2006年8月28日

        無明顯不適。脾胃健運,氣機調(diào)暢。香砂六君子加減。囑其注意心臟的變化,及時就診。

        按語及體會: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(yī)治療目前一般多從氣血失調(diào)立論而用活血化瘀藥,但是臨癥如果以脾胃不和為主者,應(yīng)當先實脾,脾胃功能強健,中焦氣機調(diào)暢,自可清升濁降。不宜大量活血藥,特別是對脾胃有損傷作用的破血藥。否則更傷脾氣,加重病情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亚洲一级aa无码大片,久久精品视频资源站,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,超碰国产精品无码免费 2020国产精品级品色在线 免费无码无遮挡十八禁在线
              <s id="jnnde"></s>
              <samp id="jnnde"></sam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