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 id="jnnde"></s>
        <samp id="jnnde"></samp>
      1. 麻木

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26 12:02:41 本文來源:石家莊市中醫(yī)院

        魏璉,女性,60歲。本市退休工人。主因左側面部麻木1月于2011年3月18日就診。1月前因勞累出現左側面部麻木,于市第一醫(yī)院查頭顱CT未見異常??紤]短暫性腦缺血發(fā)作,給予血栓通、疏血通靜點,口服腦心通,銀杏葉、全天麻膠囊,癥狀雖有所緩解,但稍有勞累、急躁,即出現左側面部麻木加重,伴有眼睛不適,夜寐差,頭暈、頭痛,舌質暗紅,苔薄白,脈滑。經鄰人介紹而來就診。中醫(yī)診斷:1、麻木 2、不寐。

        辨證:氣虛血虧,筋脈失養(yǎng)  治法:益氣養(yǎng)血安神  方藥:四物湯加減:(免煎劑)

        生地10克    熟地10克     當歸10克    川芎12克

        白芍10克    白芷12克     蔓荊子10克   枳實6克

        地龍10克    預知子10克   夜交藤30克   炒棗仁30克

        丹參10克    葛根15克     甘草3克

        日一劑,分二次口服沖服

        二診:2011年3月25日。患者夜寐好轉,左側面部麻木減輕,頭暈、頭痛減輕,自覺近二日胃口稍差,上方加神曲10克,繼服。

        三診:2011年4月2日?;颊邿o頭暈、頭痛,睡眠可,稍有面部麻木,飲食可,效不更方,繼服。

        四診:2011年5月5日?;颊邿o左側面部麻木,一般情況良好,繼服7劑,每日半劑,以固療效。

        【體會】:

        氣衰血少,精虧陰虛,肌膚筋脈失于濡養(yǎng),麻木不仁由此而作,臨床頗為常見。早在《傷寒論》即有“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,此以久虛故也”的記述。明代·汪機《醫(yī)學理論》指出:“有氣虛不能導血榮養(yǎng)肌肉以致經隧澀而作麻木者”。強調偏于氣虛或偏于血弱,均可發(fā)為麻木。正虛而致麻木者,其整體情況多較虛弱,或本屬年邁之體,或病為慢性狀態(tài);麻木雖有程度輕重之別,但其發(fā)病部位卻可有較大差異,或遍及半身、全身,或局限于四肢及其一側。由于正虛衛(wèi)弱,腠理空疏,或功能減退,氣化失司,既易被外邪入侵,又易致病理產物內生,故正虛基礎上的虛實錯雜實屬多見,辨治時應以扶正為主,然尚須注意審因祛邪。


        上一篇:頭暈
        下一篇:閉經
        亚洲一级aa无码大片,久久精品视频资源站,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,超碰国产精品无码免费 2020国产精品级品色在线 免费无码无遮挡十八禁在线
              <s id="jnnde"></s>
              <samp id="jnnde"></samp>